首页 历史军事 谍战,我有一个情报系统

第三卷:深入魔窟 第144章 发一个老婆给你

  没过几天,刘松风又在报纸上看到了余幸民的接头信息。

  上海形势越来越紧张,老师过来干嘛?难道又有什么大行动?刘松风带着疑问等待着接头的日子。

  三天后,刘松风借口巡视码头的情况乘渡轮到了外滩的对面,在春江码头靠岸。

  换了几辆黄包车后最终到了隆茂客栈,2楼201,余幸民所约定的地方。

  “老师。”时隔一年多的重逢,刘松风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激动。

  余幸民端坐在客房内的小圆木凳上,听到刘松风的声音后眨眼间就从商人变成了军人,身姿笔挺如枪,军人的气质深深烙印在他的骨子,瞬间又回来了。

  他的前额部分头发已经染上了岁月的霜白,抬头纹也愈发明显,显得愈发苍老。

  “松风。”余幸民凝视着刘松风,眼中闪烁着复杂的情绪,似乎有些雾气弥漫。

  在战争年代,尤其是在日占区,能够再次见到自己的侄子,他心里既有高兴也有愧疚。高兴是因为刘松风还活着,没有少胳膊少腿,他是幸运的。不像自己的有些同僚、学生,接连捐躯赴国难,有的死在了战斗的第一线,还有的则是从事隐秘工作的,背着骂名,死得默默无闻。

  愧疚也是因为这点,刘松风本来只是一个普通人,机缘巧合之下把他扯了进来,如今也是身在敌营,如果牺牲了这个骂名也要背负很久,直至胜利。

  “老师,您何必亲自前来,有任务直接发给老张就好。”刘松风关切地劝道。

  “电报里无法详尽说明,我必须亲自来一趟。一来是为了看看你,二来是有重要的事情需要当面交代。”余幸民示意刘松风坐下后,郑重地说道。

  随后,他从怀中掏出一物,递给了刘松风。

  刘松风一脸狐疑接了过来,只一眼就沉入其中,仿佛被某种力量牢牢牵引,无法挣脱。

  那是一张5寸的黑白照片,照片是一个农妇正拿着锄头在篱笆院墙里松土,可能是照片拍摄模糊的缘故,她的面部不是太清晰,可刘松风却从中看到了很多。

  “我把你姆妈安排在了重庆的山区里,远离了空袭区域,虽然位置偏僻了一些,日子也过得清贫,但胜在安全。”余幸民解释道。

  “挺好的,姆妈瘦了。”刘松风喃喃道。

  “行了,你放心吧,我会时不时去看一下的。”余幸民努力将照片从刘松风手中拽了回来。

  他划燃一根火柴,点燃后丢进火盆里。

  火光跳跃,照片在火中化为灰烬。刘松风轻咳一声,试图掩饰自己的失态。

  余幸民又说道:“为了你的安全,那家撑船的一家三口我没有留在重庆,安排到四川去了。”

  刘松风有些动容,余幸民查漏补缺竟做到这种程度。他知道李保义一家的问题,他们一家在上海生活了很久,难免有上海回到重庆的人撞见了,虽然几率小,但还是存在。安排在四川更好一些,那里远离了政治中心,敌人的探子也少一些。

  “老师,您费心了。”刘松风感激地说。

  余幸民摆了摆手,示意他不必如此客气:“松风,你做得很好。我在后方能做的有限,一切都要靠你自己。万事小心。”

  “应该没什么问题,我现在是他们的‘财神爷’。”刘松风自信说道。

  “错。”余幸民却陡然脸色凝重起来,他有些严厉地盯着刘松风,“你有一个致命的缺陷。”

  “缺陷?不会吧,我......”刘松风自认还潜伏得较好,哪里还有漏洞?会不会是余幸民在危言耸听?

  “别以为我是在危言耸听。”余幸民仿佛看穿了他心中所想,没好气地说道。

  “你多少岁了?”余幸民问道,没等他回答,又自己说道,“快三十了吧。一个快三十岁的男人没有结婚生子是很不正常的,而且你不流连夜店,也不交女朋友,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隐患。”

  刘松风刚想解释,又被余幸民打断,因为他要说的话仿佛都被猜透了。

  “别跟我说这是自己的私事?对一个潜伏的特工来说他的一切都是为了工作,即便是结婚生子。”

  “也不要跟说敌人不会在乎这些?任何微小的破绽放大了后都会成为导致你潜伏失败的引子,敌人的狡猾是你想象不到的。”

  刘松风还想说些什么,余幸民愣了他一眼,继续说道:“上次你家里要是有个女人,南造云子也不会有机会在你家里搞风搞雨,你姆妈也可以不用离开上海。”

  “好像还真是这一回事!”被余幸民一提醒,刘松风回过味来,当时家里要是有个母老虎,母亲也不会捡个女人回来,即便捡回来了也会被母老虎赶走。

  “那现在怎么办,老师?难道您给我发一个?”刘松风嬉皮笑脸说道。

  不知怎么回事,余幸民一见他这个满不在乎的样子怒气一下子就冲到了天灵盖。

  “发个屁,我还没有呢,谁给我发一个。”余幸民骂道,不过他又马上语带调侃地说道,“不过呢,我不给发,但有人给你发了一个老婆,还挺照顾你的,挺好看的一个姑娘,便宜你了。”

  “谁啊,这么多事。”刘松风嘟囔着,有些郁闷起来。

  余幸民从怀里又掏出一张照片,丢在桌上,“你的青梅竹马。”

  “张静雅!”刘松风吓了一大跳,难道她红党的身份被识破了?刘松风心里忐忑起来,这可怎么办啊。

  好在余幸民很快解释清楚了前因后果,张静雅的身份也没有被军统识破。

  一切的一切都是巧合,但从根源上追溯还是因为毛善余急于立功的心理而促成现状。

  随着余幸民的“肝胆”在戴老板面前立下大功,后面又出来一个“剔骨刀”,全是余幸民的潜伏特工,让毛善余很是眼红。

  他也起了心思,不甘心只在秘书处积攒功劳,试图也培养一些特工进行敌占区活动获取情报。

  他的计划得到了戴老板的批准,从后方精心挑选了一批女特工进入敌占区从事情报收集工作,张静雅因在上海的生活经历也进入了他的视线,而且也是因为刘松风的缘故,她更是不二人选。

目录
设置
手机
书架
书页
评论